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头条资讯 - 正文头条资讯

思明州(思明州 明朝)

老井百科 老井百科 2022-10-06 【头条资讯】 178人已围观

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思明州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思明州明朝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本文目录一览:1、厦门历史是什么?2、

今天给各位分享思明州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思明州 明朝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厦门历史是什么?

1、厦门的由来

厦门以前是一座孤岛,古时交通不便,所以到唐朝以前厦门一直是一座无名岛屿。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,大陆陈、薛两大姓氏汉人先后渡海入岛。陈氏族人住南边,薛氏住北边。1100年前,厦门的先民们给厦门岛取名“新城”。公元1279年,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屿设置军事机构。嘉禾屿地处九龙江入海口“海门岛”的下方,是漳、泉两地门户,民间按地理方位称此为“下门”。明.万历年间也称厦门为“夏门”过,后来雅化成“厦门”。

2、思明区的名字怎么来的根据民间传统的说法,是“先有思明,后有厦门”,厦门原称“嘉禾里”,后建“厦门城”。明末清初(1650年),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,驻军厦门时,把厦门改为思明州(蕴含“思念明朝”之意),民国初年,建制设“思明县”;新中国成立后,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,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,把本区命名为思明区。

3、先秦时期,厦门属百越之地;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百越的分布“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,百越杂处,各有种姓”。西晋,太康三年(282年)置同安县,属晋安郡,不久裁撤,并入南安县,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:闽国龙启元年(933年)时升为同安县,再次设县,属泉州,州驻地在晋江县。

4、清朝年间,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鼓浪屿训练水师,收复台湾,因此在皓月园这里屹立着一座郑成功的雕像。此外,在鼓浪屿的日光岩,可以见到一个石砌的寨门,那是郑成功当年建造的屯兵营寨。寨门右边有块上端平坦的巨石,刻着“闽海雄风”四个大字,那是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。

5、鼓浪屿走出了中国近代的一代文学巨匠林语堂先生,在鼓浪屿,仍能有其少年及青年时代生活过的故居以及结婚的教堂。协和礼拜堂,鼓浪屿历史上的第一座教堂,百年前这是文学大师林语堂与廖翠凤举办西式婚礼的地方,也是鼓浪屿有史以来第一次管风琴表演(1878年)的地方。

厦门在古代的名称叫什么

厦门在古代的名称叫鹭岛。厦门在在古代为白鹭栖息之地,故又称“鹭岛”。

厦门,隶属于福建省,别称鹭岛, 简称厦、鹭, 副省级城市、经济特区,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、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,东与大小金门岛、南与龙海市隔海相望,陆地与南安市、安溪县、长泰县、龙海市接壤。

厦门由本岛厦门本岛、离岛鼓浪屿、西岸海沧半岛、北岸集美半岛、东岸翔安半岛、大小嶝岛、内陆同安、九龙江等组成,陆地面积1699.39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390多平方公里。厦门通行闽南方言,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,与漳州、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。

扩展资料:

厦门市鼓浪屿区、思明区、开元区、杏林区、湖里区、集美区这6个区在唐开元二十年(732)称新城,大中元年(847)设嘉禾里,属同安县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)置嘉禾千户所,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厦门城建成,置中左守御千户所。

清顺治七年(1650)郑成功驻兵厦门,于十二年(1655)改厦门为思明州,康熙十九年(1680)复名厦门,属台厦兵备道同安县,雍正五年(1727)兴泉道(后为兴泉永道)自泉州移驻厦门。1843年辟为通商口岸。

1912年同安县析置思明县,1912年于此设南路道(1914年改厦门道,1925年废)。1935年设厦门市。1949年10月17日解放,为省辖市。1980年10月创办厦门经济特区,1984年3月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,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特区连同杏林、海沧地区为台商投资开发区。

厦门市同安区在晋太康三年(282)置同安县,属南安郡,后并入南安县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)析南安县西南4乡置大同场,五代后唐长兴四年(933年)升为同安县。历属泉州、清源郡、清源军、平海军、泉州路、泉州府、兴泉永道、南路道、厦门道,第五、第四行政督察区。

清乾隆四十年(1775)析置马巷厅(1912年废)。1912年析置思明县,1914年析置金门县。1949年9月19日解放,历属第五专区、晋江专区、厦门市、晋江地区、厦门市。1996年撤县设厦门市同安区。

参考资料来源:中国共产党新闻网-厦门历史

郑成功和厦门的思明州地区之间有什么样的渊源?

01

明朝末年陷入了一种十分困难的局面,崇祯皇帝根本无法中兴大明,在内忧外患之中,崇祯皇帝上吊自杀,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却又没有守住北京,才使得关外女真成为了中原大地的主人。当时许多明朝后裔以及文武大臣都逃到南方,靠着江南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所谓的南明。南明小朝廷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影响十分巨大,

到现在福建厦门都还有一个地区叫做思明区。

02

南明的局面和建立情况

在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之后,北方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局面,当时有许多势力都想要取代明朝。其中就包括李自成率领的大西军和关外的女真人。李自成没有抓住机会,进去了北京城就知道享受,他们军队的实力急速下降,在很多方面都不如进城之前了。

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分赃不均,根本没有给自己部下足够的奖赏,使得人心尽失。

关外的女真人并没有给李自成机会,同样也没有给明朝后裔机会。当时守着山海关的是吴三桂,他有两个选择,一个就是投靠李自成建立新朝代,这样他也会成为开国功臣。另一个选择就是放女真人入关来投靠女真人,建立大清。可惜的是当年的李自成太不懂事,胡乱放纵自己的部下。使得吴三桂的宠妾被他的部下侮辱,这样吴三桂就投靠了清朝,而李自成也在战败之后灰溜溜地逃往了关中。

在李自成和吴三桂作战的这段时期,以及清朝人入关是一个十分好的阶段。他给予了明朝后裔大量的时间,用来整合江南地区在江南地区建立南明。而明当年关于正统问题也是讨论了很久,使得他们错失了划江而治的机会。他们在建立之后依然没有认识到关外的清朝才是最大的敌人,反而他们想要借清朝的力量消灭李自成。

最后的南明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,成功在北方立足的清朝腾出手之后便逐步开展南征计划以消灭南明。

03

厦门改名思明州的历史

厦门是福建地区一个十分有名的城市,许多人了解厦门都是从清朝的五口通商开始的。但早在明朝的时候,厦门就已经是中外交流的大港口了。当时的南明朝廷并没有坚持多久,就四分五裂,节节败退,根本无法和清朝对抗。而许多其他势力,例如郑成功就在福建地区盘踞,继承父亲郑芝龙的海军。而南明最后坚持最久的一个皇帝叫做永历皇帝,他一直跟随着李定国在云贵川地区徘徊。

厦门地区作为郑成功的势力范围是长久的被他所控制住的,在他的统治之下,厦门地区的百姓都心向明朝。而当时郑成功也是对明朝朝廷十分忠心的一个臣子,可惜的是明朝大势已去,以他们个人的力量很难重新复兴明朝。只能苟延残喘与清朝不断进行拉锯战争。

为了扩大明朝的影响力,郑成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,他将福建的厦门地区改名叫思明州。其实就是为了让当地百姓记住明朝的文化和制度。而更多的情况下是郑成功对明朝的怀念,因为它本身就是被明朝皇帝所看重的一个人,永历皇帝亲自为她改名赐姓,这在古代是一份天大的恩情。

04

南明灭亡之后的厦门

南明灭亡之后,清朝开始真正的统一中国的各个地区,但是当时的南方地区主要是被吴三桂,耿精忠,尚可喜等三个方顽统治。在晚年的时候,康熙皇帝为了真正加强中央集权,统一全国。对他们进行了削藩。这使得三藩开始造反,叫嚣着口号要恢复大明。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战斗。而福建厦门当时也在耿精忠的反叛之下重新改名叫思明州,就是为恢复明朝做准备。

三藩之乱并没有持续多久,便被清朝康熙皇帝逐个击破一一平定,也把思明州重新改名叫厦门。这样的历史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,辛亥革命民国推翻清朝之后又把厦门地区改名叫思明州。后面因为诸多原因,厦门地区治理十分困难,再加上各个县区的划分使得思明州的名字仅仅存在于一个地区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福建厦门思明区。

05

福建厦门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厚重的地区,它在当时被郑成功治理多年,受到明朝文化以及汉文化影响十分深厚。虽然随着时间的改变,它的名称也在不断改变,但今天的思明区地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名称,就表示着我们不忘历史,更加不会忘记民族英雄郑成功。

为什么厦门叫思明洲?

你说的思明洲是明末清初的时候。

思明区历史悠久。明末清初(1650年),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,驻军厦门时,把厦门改为思明州。新中国成立后,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,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,把本区命名为思明区。2003年5月,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批复,原开元、思明、鼓浪屿三区合并成立新的思明区,思明区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。

现在是把厦门称为“鹭岛”。海水环绕、沙滩广阔、阳光和煦,由于生态环境良好,厦门的空气清新,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鹭,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,又因为厦门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,它因此被人称为“鹭岛”

关于思明州和思明州 明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Tags: 思明州

文章评论 (有 1 条评论,178人围观)

李四 游客 2022-10-06 回复该评论
大的恩情。04南明灭亡之后的厦门南明灭亡之后,清朝开始真正的统一中国的各个地区,但是当时的南方地区主要是被吴三桂,耿精忠,尚可喜等三个方顽统治。在晚年的时候,康熙皇帝为了真正加强中央集权,统一全国。对他们进行了削藩。这使得三

icp渝ICP备20002766号
取消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

目录[+]